每逢梅雨季,如何管理好池塘是整個水產養殖環節中的重要一環,此時,養殖池塘的光照條件降低,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明顯降低。魚蝦蟹等水產養殖動物的排泄物及殘餌等分解遲緩,水質惡化導致魚蝦蟹等水產養殖動物缺氧的情況時有發生。另外,在暴雨、雷陣雨時,池底溶氧不足。短暫的雷雨會使得池塘上下層水溫出現差異,水面溫度低于池底,極易造成水體上下層對流。池塘底部的腐殖質被翻起到水面,在分解的過程中消耗大量的氧氣。魚蝦蟹等的缺氧極易造成大規模的死亡,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。
1、科學投喂飼料
在梅雨季水產養殖的過程中,要保證飼料的新鮮。杜絕霉變的飼料,保證魚蝦的正常生長??刂坪蔑暳系耐段沽?,要結合天氣、水質變化以及水產養殖動物的攝食量進行靈活調整。在梅雨季,投喂量要控制在八成飽,保持其活力。同時要防止飼料發霉,保證飼料倉的干燥通風。如果是河蟹就要減少冰鮮飼料的投喂量,避免造成水質污染。飼料一次采購的量不要太大,因為水體溶氧性降低,魚類進食也會減少。在天氣轉晴時多投,悶熱時要適當停食,保證滿足水產養殖動物的生長需求即可。投食要少量多次,比如精飼料的投喂保持在一天 3~5 次。選擇在水體溶氧高的時段進行投喂,合理地運用自動投食機。
2、定期調節水質
梅雨季水產養殖過程中,水質調節也是十分的重要。雨季時,隨著池塘水體殘餌和糞便的不斷積累,導致池塘水體環境更易惡化,出現缺氧和溶氧不足的情況。經常開啟增氧機,在蝦養殖池中要預防低溶氧綜合癥的出現。在夜晚和后半夜適當增氧,養殖人員要保持警惕。在沒有增氧設備的池塘,就要每隔3~5 天投放一次泓寶氧。最好選擇在后半夜使用,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增加池底的溶氧量,減少池底有害物質的產生。同時,配合全池潑灑泓寶救急菌,防治夜晚缺氧性浮頭等危險現象。
針對養殖密度較大、水質不穩定的養殖池塘則要適當地增加微生態制劑的使用頻率,并及時向池塘增添干凈的新水,進一步抬高水位并盡可能地換掉池塘底層水,保證池塘水色為草綠色、茶褐色,定期潑灑泓寶EM菌調節水質,選擇泓寶粒粒菌水體底質改良劑來改善池塘底部環境水質。一周一次,可以有效地清除分解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,有效地預防病菌繁衍,更好地防治底質惡化。
3、綜合預防魚病
做好病害預防工作,減少經濟損失。定期對池塘水體潑灑泓寶菌克菌進行抑制有害細菌。適當運用泓寶免于菌等有益復合菌種和飼料一起潑灑,不僅可以改善魚蝦的消化能力,還可以增強抗應激能力和抗病能力。每隔 5~7天潑灑一次,連續使用 2~3 天。在雨季少使用殺毒劑和殺蟲劑,特別是蝦、蟹養殖,控制好水質,防治應激反應,所有的病害幾乎都是從應激反應開始的。在暴雨、陣雨、持續的陰雨天,水體溶氧降低,氨氮、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增加。魚蝦會呈現出應激的狀態,甚至會出現生理功能紊亂的情況。在天氣急劇變化之前,需要向池塘潑灑有機酸類解毒微生態制劑,如泓寶解毒液等,降低重金屬、藻毒素等有毒成分含量,為水產養殖動物創造舒適的環境。在遇到連續降雨的過程中,就要選擇天氣好轉時,抓住時機開足增氧機,不斷攪動水體。打破水體溫度和鹽度的分層,使得池塘水體鹽度、溫度變化降到最低。定期進行水質檢測,比如 pH、亞硝酸鹽、氨氮等水質理化指標,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。針對藻相變動的情況,可以采用全池潑灑泓寶解毒液,第二天潑灑泓寶EM菌等微生態制劑調節水體的藻相和菌相平衡。
(插入菌克菌、解毒液、免于菌、應急菌小程序卡片)
除了水質的變化會導致水產養殖動物的應激,飼料營養不全面、水產藥物質量、使用時機、使用方法也可能造成其應激反應。在雷陣雨、暴雨、陰轉晴、低氣壓等氣候環境下,為病菌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條件。水產養殖動物的疾病治療和應激反應的預防同樣重要,采用多種方式增強其抵抗病害的能力是關鍵。
4、加強養殖管理
梅雨季要特別重視巡塘工作,及時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。針對異常情況要制定具體的應對措施,比如發現泛塘缺氧時,就要及時打開增氧機并全池加量潑灑泓寶救急菌,避免出現更加嚴重的問題。水產養殖動物在進食后要及時清掃食場,積極撈出池塘中的殘余飼料。水產養殖換水受到影響時,需要在池塘內部增加水泵設置空氣壓縮泵。保持池塘的水體流動,強化水體溶解氧能力。如果池塘的水草覆蓋較大,就要適當進行清除。留下相應的無草通道,保證水體流動和光照。如果水草大量掛臟時,就要促進水體流動,并采用泓寶芽孢優菌進行潑灑防治,大都選擇在雨后天晴時潑灑一次,及時調節池塘的水質和pH值。
同時,要加固塘基,做好防汛、防逃、防雷等災害,管理好飼料、藥物、肥料等易于霉變的物品。避免飼料和藥物在運輸途中淋雨,將其保存在干燥通風的倉庫,存放要離開地面 30厘米 以上,也不能靠墻??刂坪美W的次數,盡可能減少拉網時對魚體的傷害,也可以在拉網前半小時全池潑灑泓寶EM菌來控制魚蝦感染病害的概率,減少魚蝦應激反應。針對水產養殖情況要及時詳細的做好記錄,為后續的養殖積累經驗。
手機號碼
客服微信
400電話